【投稿】我們做的比他國好,為什麼還要借鏡他們?

作者: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 黃淑英

公衛專家撰文「我們的敵人是病毒不是人」投書媒體,舉出冰島及德國的防疫政策來批評我國目前的政策;以韓國的作法主張「主動病毒篩檢」是正道。乍看之下,似乎有理,事實上是有許多盲點。

 

今年4月美媒CNN將台灣、冰島、德國及韓國的防疫列為模範生。現在,除了台灣,其他的模範生都再次陷入第二波的疫情。就這樣來看,我們為什麼要向其他的模範生看齊?就以他引用的冰島為例,他說:「國際間可以借鏡的個案如冰島,今年6月冰島全國約有21%民眾已接受過核酸鹼測,確診個案死亡人數僅10人,他們從6月15日開始測試「入境檢測替代14天隔離檢疫」

 

但是,他只告訴我們一半。

 

冰島的人口36.4萬人。既使100%的人篩檢在財力或醫療能量可能都可以負擔,但是台灣不一樣,台灣是2千3百萬人。他所推崇的「入境檢測替代14天隔離檢疫」,並沒有有效抑制疫情,反而造成冰島國內第二波的疫情漸嚴重,入境檢疫的能量已開始吃緊,正被考慮要限制入境人數、5天的隔離期等。

 

冰島首席傳染病學家指出,目前冰島的疫情又回到和3月第一波一樣的情況。他很擔心再下去可能會被其他歐洲國家列為紅色警戒國。

 

請問,我們還要借鏡冰島的哪一部份?

 

防疫政策可以很多方法,可以源頭管理、主動普篩或任其自然。這是各國政府依其國情置宜。韓國一開始已經爆發多處群聚感染,很難以只以源頭管理來進行,於是必須採取主動篩檢。台灣很幸運地有島國、很早發現、瞭解中國、經歷過SARS及人民守法的優勢,才可以「源頭管理」來進行有效的防疫。幾個月下來在普篩倡議者不斷的唱衰聲浪中並沒有境內的案例。零星出境的陽性案例後來多證實為偽陽性或出境後感染。有一兩個案例,雖然還不知道源頭,但也已過了好幾個14天,境內也沒有個案出現。

 

所以,超前佈署的意義是什麼?精準檢測在隔離中的民眾?隔離本身就是一種檢測方式,以實證的「14天沒有發病為不具感染力」為檢測標準。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多花資源去驗證已經在以隔離方式檢測的人?

 

倡議普篩的人其實多沒有整體概念:國外為何採普篩?是自願還是強制?篩出來的陽性案例配套措施是什麼?此次確診陰性,就一直陰性嗎?偽陰性及偽陽性的可能及影響?經費的規模多大?人力及醫療資源的能量夠嗎?

 

現在幾乎所有的國家,不是第一波的野火還在延燒、就是有破口進入了第二波。「和病毒一起過日子」已經漸漸成為大家不得已的現實。因此,全世界都在搶購醫療物資,特別是研發中的疫苗及治療藥物。對台灣而言,超前佈署已不是討論所謂的「精準檢測」或「普篩」,而是在大多數國人沒有感染,因此沒有抗體的情況下,疫苗及藥品的取得的規劃和安排。

 

公衛專家說得好,「病毒才是我們的敵人,不是人」。但,他跳過了一個思考,就是:人可能會拿病毒施政作為政爭的工具;人可能會以篩檢病毒圖謀商業的利益;人也可能會以荒腔走板的病毒研究成就其學術的企圖。這是我國的社會存在的事實。

 

所以,不要以這樣的喊話模糊焦點。整個事件只有釐清事實,才不會變成政治口水,才不會落人口實,才不會有人被委屈了!

 

本篇刊於《自由廣場》(2020.08.23 )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