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台女連出席111年度【經陰道手術修補網】第一...
台灣女人連線長期關心攸關女性健康的醫療植入物議題,更於2019年召開記者會,指出政府未積極管理多國禁用的陰道人工網膜問題。
經過多年的倡議和爭取,政府與醫界正視這個與女性切身相關的議題,於2021年開始進行「國內陰道人工網膜植入物登錄建置研究」,預計研議登錄系統與制度,以追蹤患者健康。
今日,衛生福利部食藥署召開111年度【經陰道手術修補網】第一次專家共識會議,研議經陰道手術修補網(TVM)病患登錄規劃草案。台灣女人連線代表婦女團體出席專家會議表達意見,同時對衛生福利部積極面對女性健康議題表示肯定。
未來台灣女人連線將持續關注後續發展,並積極參與相關會議表達意見。
+ read more

【敬邀團體連署】「處女膜」正名一起來
【敬邀團體連署】「處女膜」正名一起來
台灣婦女健康行動網絡長期關心女性健康議題,女性身體自主更是其中一大重點。我們認為,「處女膜」三個字不僅名不符實,更對女人的人格、健康、生命造成諸多傷害。我們欲要求政府將之正名,更要在教育上破除迷思導正視聽,消彌對女性的污名和歧視,邀請您參與連署加入我們的行列!
一般所稱的「處女膜」是一種膜狀褶皺,位於女性陰道口內約1-2公分處,部分或完全閉塞陰道。根據目前的科學發現,處女膜是陰道發育完成後的殘留,並無任何功能,類似男性的乳頭。
「處女膜」三個字名不符實
一般情況下,處女膜原本就有裂縫/孔洞,並不是一層完整的封膜,有許多可能造成其撕裂,包括撞擊、插入、口交、使用衛生棉條,甚至運動也會。即便是插入式性行為,處女膜也不一定會完全破裂。因此,撕裂與否無法證明性經驗的有無,「處女膜」這三個字完全名不符其實。
處女迷思侵害女性健康與尊嚴
「處女膜」沒有生理功能,卻在傳統社會下成為「處女」的證據,於是出現「初夜不落紅不是處女」的錯誤理解,女人初夜沒落紅會被視為不純潔,壓抑女人性自主。
許多女人因為害怕處女膜「破掉」,不敢去婦科內診,不敢進行經陰道相關的檢查。而醫師也擔心診療時傷及處女膜可能被告,採取較保守的醫療處置,這些都將導致疾病防治困難或延誤診斷,危害女性健康。
並且,這樣的迷思只針對女性,整個社會用「處女」這種模糊不清又父權的方式評斷女人是否「貞潔」,讓女人對性慾及性行為帶有罪惡與愧疚感。甚至衍生出「處女檢測」及「處女膜修復術」等,只為滿足對「處女」的想像與價值追求,嚴重侵害女性健康及人格。
「陰道冠」、「陰道瓣」非正式用詞
台灣民間有過討論,要將「處女膜」改為不帶價值意涵的名稱。然而,這些都不是正式用詞,醫學教育辭典或法院判決書等公文書中還是將hymen稱為「處女膜」,就連字典裡也有。
身體器官組織的命名不應帶有價值或道德眼光,應依其「功能」、「組成」或「位置」等考量而定。為了讓這個名不符實又傷害女性的用詞徹底消失,我們認為應該要由政府單位主導「處女膜」正名,研議適當名稱取代。
我們的主張
* 衛生福利部研議適當的名稱取代「處女膜」
*
教育部將字典及醫學教科書中的用詞隨著衛生福利部的正名而順修,並在教學中澄清相關迷思,導正視聽
誠摯邀請團體填寫表單加入連署,為女性身體自主與健康發聲:HTTPS://REURL.CC/8OGRWO,本次連署將於2022年5月18日截止
我們將於2022年5月27日第二十五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中將相關意見正式呈交給衛福部與教育部,表達民間意見與訴求,作為政策參考,並督促相關單位積極處理「處女膜」正名,除在相關文書中不再使用,更應澄清迷思導正視聽。
+ read more

【投書】乳你所願? 談母乳議題再掀媽媽怒火
作者: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 陳書芳
立法委員林昶佐日前於國會質詢母乳哺育議題,引發許多迴響。
每當「母乳哺育」再度浮上檯面時,都能看見媽媽們的含淚回應,不只身體上的疼痛,還有醫療院所有形無形強推餵母乳的壓力、無法餵母乳時的愧疚、被親戚路人隨意指點的委屈等,引起的共鳴如此巨大,可想媽媽們經歷過的辛酸與辛苦。
脫離現實的母乳推行政策
「又說媽媽要睡飽才會有足夠的乳汁,又說寶寶想喝不分日夜就要給他喝,我到底要不要睡飽?」這個提問來自我的朋友,她餵母乳餵到崩潰時的怒吼。
細讀衛福部相關文宣,不只令人精神錯亂,更讓人疑惑寫這些東西的人到底活在什麼時空。「邊走邊餵」、「坐纜車也可以餵母乳」,先不說有沒有衛生上的考量,媽媽帶著孩子出門時總是大包小包,還有行走時的安全問題,為什麼需要邊走邊餵?
而在現代的生活型態下,許多雙薪或沒有後援的家庭,要能六個月完全純母乳哺餵也是相當辛苦。
不餵母乳要簽切結書 媽媽哭著簽名
政府為了建立母乳哺育環境,訂定許多立意良善的政策,但卻為了追逐母乳哺育率矯枉過正,出現許多可笑又情緒勒索的衛教。忽略了女人不是機器,是一個人,而且是剛經歷長時間懷孕、甫生產,身心都有巨大改變的人。
衛福部以母嬰親善醫院的認證來推行母乳,但現實是醫院人力不足,無法提供婦女足夠的產前、產後哺乳衛教,讓執行現場少了有溫度的關懷,多了追求數值達標的壓迫氛圍,甚至有不餵母乳要簽切結書的畸形發展。
不只母乳 我們需要嬰兒哺餵資訊
國家為了推母乳,以各種方式壓低配方奶出現的可能,幾乎沒有哺餵母乳以外的選擇與說明,似乎餵養嬰兒只有母乳這個方式。讓有哺餵困難或選擇不哺餵母乳的媽媽們只能自己摸索,靠著網路上、朋友間流傳的訊息嘗試。
為了建立友善婦女哺育的環境,政府的責任應是提供透明、充足、平衡的資訊,協助媽媽們在不同的情況下做出適合自己又能給予嬰兒足夠營養的選擇。不要把女人當笨蛋,也別再用「喝母乳是孩子的人權」、「喝母乳對地球好」等說詞來勒索媽媽。
不餵母乳的媽媽 也需要支持
過度強調母乳哺育的結果是讓許多女性的需求無法被看見。然而,若回想初衷,大家在乎的應是確保嬰兒能健康地長大,是否餵母乳則是個人選擇,而非所謂「好媽媽」該做到的事。
每每討論這個議題,總要再三申明不是在否認母乳的益處,母乳是好的,建立母乳哺餵友善環境也很重要。但在政府推行過程中,要多給予媽媽溫暖的支持,尊重母親的選擇,別把女人當成追求數字達標的工具。
本篇刊於《自由廣場》(2022.04.16)
+ read more

【活動紀實】528會前會-新北市婦女服務中心【讓陰道自...
2022年4月13日台灣女人連線與新北市婦女服務中心合作辦理528會前會-【讓陰道自己說】座談,圓滿成功。
+ read more

【徵名行動】為處女膜重新命名
處女膜沒有生理或結構上的功能,卻因為錯誤的名稱造成許多誤會與迷思,甚至傷害女性健康和尊嚴。
過去也曾有過討論,要將處女膜改為不帶價值意涵的名稱。然而,目前都不是正式用詞,醫學教育辭典或公文書中還是將hymen稱為「處女膜」,就連字典裡也有。
為了讓這個名不符實又傷害女性的用詞徹底消失,應該要由政府單位主導正名,研議適當名稱取代。
蒐集意見後,我們將於2022年5月27日第二十五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正式呈交給衛福部與教育部,表達民間意見與訴求,督促政府相關單位積極處理處女膜正名,除了相關文書中不再使用,更應澄清迷思導正視聽。
邀請您加入我們的行動,點選連結表達意見,一同為「處女膜」重新命名👉👉https://reurl.cc/l9GlLQ
🔸如果您想知道更多,請至以下連結🔸
【正名記者會新聞稿】https://reurl.cc/EpEbrk
【處女膜不是膜
婦團推正名破除迷思】https://reurl.cc/027oXb
【一戳就破?判斷貞潔?處女膜傳說快滾開!
】https://reurl.cc/027o6b
【關於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https://reurl.cc/X472QR
+ read more

【行動】第二十五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台灣女人連線
第二十五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台灣女人連線自2000年創會以來,為響應「528世界婦女健康行動日」,每年召開「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針對各項女性健康議題提出具體政策建議,促進女性健康議題的公共參與,由下而上地影響國家政策之擬定。
台灣女人連線長期關心婦女健康,推動婦女健康相關法案與政策,女性身體自主一直是重點議題。然而,在父權的社會裡,女人的身體及功能並不是自身基因說了算,也就是說,不僅是生物性,男尊女卑的文化也深深地主宰、詮釋女人的身體。
雖然醫學精進,我們對於女、男身體的結構、機能已有清楚的認識,但在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裡,還是無法擺脫月經、處女等概念殘留的歧視及壓力;女人必須追逐被產業營利形塑成的「女體美」。因此,女人的身體不但被歧視、被宰制及商品化,更被迫選擇承受科技進步帶來的傷害。
為了消除無知帶來的歧視、偏見及傷害,我們應該停止使用「處女膜」與「惡露」,這些挾帶父權控制、毫無生理意義,甚至醜化貶低女性身體價值的名稱。更要理解,由此衍生而出掌控女人身體的醫美手術,例如乳暈漂白、會陰整型、陰道緊縮等訴求女性身體「正常」、「美觀」、「緊實」的療程,對女人造成的影響。
綜上所述,第二十五屆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將以「讓陰道自己說」為主題進行系列活動,透過「處女膜正名」廢棄帶有父權眼光的名稱,為女人身體重新定位命名,更要透過對私密處醫美手術的反思破除對女性身體、器官的迷思,同時蒐集社會意見,作為相關政策擬定的參考。
基於上述需求,2022年第二十五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將在5月27日(星期五)於台大醫院會議中心召開。會中各地團體代表將針對今年主題進行討論並提出對衛生福利部的建言,會後將拜會衛生福利部,就會議結論與部長進行意見的交流與溝通,表達今年行動會議建言。
◆會議名稱:第二十五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會議時間:2022年5月27日(星期五)上午9:30
◆會議地點:台大醫院會議中心四樓402AB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4樓)
◆參加對象:婦女健康網絡成員及關心性別健康的團體代表或一般民眾(每團體以2人為限;曾合辦528相關活動之網絡成員優先)
◆報名方式:請於5月6日前填寫線上報名表
◆會議流程:(暫定)
時間
內容
09:00-09:30
報到
09:30-10:45
歷屆會議成果檢視及討論
10:45-11:00
2022議題推動報告
11:00-11:30
綜合討論
11:30-12:00
提出行動宣言
12:00-13:30
午餐
13:30-
拜會衛生福利部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