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活動

【記者會】歷史不容抹滅  日本政府道歉! 814國際「慰安婦」紀念日
【記者會】歷史不容抹滅 日本政府道歉! 814國際「慰...
歷史不容抹滅  日本政府道歉! 814國際「慰安婦」紀念日抗議行動 新  聞  稿   8月14日上午,59名身穿黑衣,臉上戴著白色面具的民眾齊聚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前,他們要代替59位台灣已知的「慰安婦」受害者,來向日本政府討公道。59人走向前,一一揭開印製了59位台灣「慰安婦」受害者姓名的板子,然後再依序坐下,以靜坐8分14秒的方式,紀念814國際「慰安婦」紀念日,同時對日本政府表達最沉重而無言的抗議。     長期投入「慰安婦」人權運動的婦女救援基金會,每年都會在國際「慰安婦」紀念日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提醒社會大眾勿忘「慰安婦」問題尚未獲得解決,同時要求日本政府負起歷史責任。婦援會在1992年設立「慰安婦」申訴專線,透過專線求助並經由學者專家調查確認的台灣「慰安婦」倖存者,總共有59位,但目前僅剩2位仍然健在,因此,婦援會今年特別號召民眾戴上面具,代替已經去世以及年邁無法親自出席的59位「慰安婦」阿嬤們,在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前靜坐抗議。婦援會並複製「阿嬤家」博物館牆上刻了59位台灣「慰安婦」受害者姓名的銅板,做成活動現場的抗議道具。   婦援會董事長黃淑玲表示,婦援會在2016年底設立台灣第一座「慰安婦」紀念館「阿嬤家」時,她曾經公開邀請日本安倍首相來台參觀,等了兩年,安倍首相和日本官員始終沒出現,但有許多日本媒體和日本觀光團來參觀「阿嬤家」,瞭解在日本已逐漸被消音的「慰安婦」歷史,以及「慰安婦」勇敢為自己爭尊嚴、為女性爭人權的故事。黃淑玲董事長呼籲安倍首相不要低估「慰安婦」人權運動的力量,因為這股力量已經擴大為全世界的婦女運動,不會隨著「慰安婦」受害者陸續過世而消失,她建議安倍首相應該在日本籌建一座「慰安婦」紀念館,這是日本政府為二戰期間帶給亞洲女性苦難表達歉意的最好方式。   包括社會民主黨召集人范雲、國民黨立委李彥秀、無黨團團結聯盟立委高金素梅等多位台灣的女性政治人物都參加了婦援會的814抗議活動,李彥秀立委指出,「慰安婦」議題是台灣政壇不分藍綠都該共同關心的,也應該讓台灣的下一代都了解這段史實。范雲認為,女權就是人權,為「慰安婦」討公道,就是為台灣人討公道,她呼籲蔡英文總統應該跟「慰安婦」站在一起。高金素梅立委則批評台灣政府高舉轉型正義卻不願為「慰安婦」阿嬤們討公道,是最大的恥辱和悲哀。另外,包括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秦季芳、台灣防暴聯盟秘書長廖書雯、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黃尚卿、現代婦女基金會主任王秋嵐、台灣勞動人權協會執行長王娟萍,以及勵馨基金會、展翅基金會等多個民間社團代表也都親自到場聲援,大家手持象徵台灣「慰安婦」阿嬤精神的蘆葦花,向現場戴著白面具的阿嬤分身獻花致意。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表示,抗議10年了,都沒有得到日方善意回應,阿嬤雖然都陸續走了,但還有我們,今天也看到還有很多年輕下一代出席,沒有得到正義,抗議絕不會停止。   婦援會執行長范情表示,儘管年復一年,婦援會向日本政府提出的訴求,從未得到正式回應,但今年的814國際「慰安婦」紀念日,我們依舊要重申多年來不變的立場與訴求,包括: 一、對受害者正式道歉:日本政府應承認參與「慰安婦」制度之策劃設立及管理,以及婦女被迫成為日軍性奴隸之史實,日本首相應代表日本政府向受害者正式道歉。 二、對受害者賠償:日本政府應立即賠償我國受害者所有的經濟與精神損失,賠償的金額與形式,須符合人道及正義的原則。 三、深刻反省戰爭責任及防止再犯:日本政府應公開所有關於「慰安婦」問題的檔案資料,動員政府機關和人力調查「慰安婦」問題,對戰爭責任提出深刻反省以及防止再犯,並在教科書中正確記載史實,以教育國民,保障女性人權,讓歷史錯誤與傷害不再發生。   今年814抗議活動現場,除了多年來持續與婦援會站在一起,共同聲援「慰安婦」阿嬤的民間團體之外,也出現許多年輕面孔。婦援會自2017年起與韓國民間團體合作舉辦「國際青少年大會」,每年徵選一批台灣青少年代表前往韓國,就「慰安婦」及相關人權議題進行交流,其中好幾位參與「國際青少年大會」的學生現身抗議行動,展現台灣「慰安婦」人權運動由下一代接棒傳承的重要意義。彰化高中的林宗洧和淡江大學的黎浩宣兩位學生站在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前,大聲宣讀學生們共同撰擬的決議文,內容包括: * 將「慰安婦」歷史放入課本或教材之中,並加強相關議題討論。 * 支持以新聞、電影等不同媒體形式呈現「慰安婦」議題。 * 努力提倡女性權益,以及性別平等之人權價值。 * 國際社會必須攜手合作,停止一切侵犯人權之暴力行為。 * 在校園舉辦演講,並且到「阿嬤家」博物館擔任志工。 * 發起連署設立台灣自己的「慰安婦」紀念創作或裝置。 * 透過社群平台發表「慰安婦」議題的文章及相關資訊,並建立一個Youtube頻道,拍攝關於「慰安婦」的影片,提升社會的關注度。   婦援會代表、青年學生以及與會來賓稍後一起走向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遞交抗議信和印上59位台灣「慰安婦」受害著姓名的大型看板,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派出一名專員收下抗議信。婦援會執行長范情表示,只要日本政府一日不正式道歉,婦援會就會每年繼續來抗議,儘管「慰安婦」阿嬤們逐漸凋零,但我們追求歷史正義的決心永遠不會停歇!   更多媒體報導 求正義永不停歇!慰安婦紀念日 婦團戴面具要求日本道歉 慰安婦歷史怎麼寫 高中生籲應寫「被迫」 國際慰安婦日 婦團戴面具靜坐要日本道歉        
+ read more
黃怡翎理事長出席《新住民教育巡迴論壇》記者會
黃怡翎理事長出席《新住民教育巡迴論壇》記者會
台灣新住民群體已逾 50 萬,在中小學階段的新住民子女亦有 18 萬人,其 中來自東南亞的新二代超過 11 萬人。新住民教育乃是攸關於新住民群體與其子 女的重大議題。〈台灣女人連線〉(以下稱〈台女連〉)長期以來持續關心婦女權益,新住民姊妹當然也是台灣女人的一份子。因此〈台女連〉也積極投入,與〈民 進黨新住民事務發展聯盟〉及多位立法委員合作,共同籌辦《新住民教育巡迴論 壇》,一同關心新住民與新二代的教育議題,並邀請民進黨婦女部參與協辦。在南投的場次,南投縣羅美玲議員也加入主辦的行列。     立委李麗芬提及,自擔任〈新住民事務發展聯盟〉書記長以來,常有與新住 民交流的機會。察覺到許多新住民教育議題:例如許多姊妹對新住民語言教學的 教材和師資非常關注,還有跨國銜轉學生因語言能力落差而適應不良的問題。為 此也屢次跟教育部共商解決之道。因此李委員才有辦理《新住民教育巡迴論壇》的發想,於全台各地蒐集新住民群體對教育議題的想法。   民進黨婦女部主任蔡宛芬談到,新住民教育一直是〈民進黨新住民事務委員 會〉關注的一項重要議題,包括新住民進修管道、新住民二代的母語傳承、對新 二代跨國銜轉教育的協助機制等。〈民進黨新住民事務委員會〉和婦女部很高興 有這個機會來共同協助舉辦新住民教育巡迴論壇,也期待各地方的新住民夥伴們 都能共襄盛舉、踴躍報名參加教育論壇,一起討論新住民終身教育及新住民子女 教育議題,蒐集各方的回饋,共同來檢視並完善新住民教育政策,營造一個友善 新住民的社會。   立委蔡適應說,新住民是台灣推動新南向時最大的本錢,在教育層面上,除 了讓新住民能融入台灣社會,更重要的是讓台灣人也能融入新住民,從教育做起、 語言、民俗、文化等等面向,拉近台灣與東協各國的距離,促進雙方交流。   立委張宏陸表示,新北市新住民有 10 萬多人,佔全國新住民人數將近 5 分之 1,政府推動新住民政策例如教育及培力課程等,需要更積極向新住民進行雙向溝通,讓新住民更受益於政策,也傾聽新住民聲音改善施政。   立委鍾佳濱就建議,就新住民二代教育議題應幫助家庭經濟相對困難的新住 民二代升學,像是設立大專校院新住民二代的獎學金,針對熟悉父母原生國語言 的優秀學子提供支持,同時儲備台灣的新南向政策所欠缺的語言人才。   立委蔡培慧表示,新住民姊妹飄洋過海,帶著東南亞家鄉的豐富文化在台灣 落地生根。我們應該要更認識姊妹們的生命經歷與經驗。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 策之際,在 12 年國教的新課綱中,新住民語言也將成為必選修課程。教育是促 進多元文化展現與傳承的重要媒介。參與主辦全台灣《新住民教育巡迴論壇》, 是要探訪姊妹及聆聽其心聲,深入瞭解他們對新住民教育與二代教育的想法與期 待,同時這也讓不同文化姊妹們與其子女交流。   立委陳素月同樣樂見新住民語言成為必選課程,但師資是否充足、教材是否 足夠、偏鄉學校怎麼上課?這些問題希望未來都能獲得解決。國內約有 11 萬多 名東南亞新住民第二代就讀國中小學,父母一方是越南籍最多,大概約 8 萬人, 其次是印尼的 1.9 萬人。根據教育部過去資料顯示,推估需 2,664 名新住民語言 教師,由於專門師資欠缺,目前是以「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名義培訓師資。但實 際上師資培育狀況似乎不如預期,令人擔心師資可能出現缺口。這次我們希望透 過論壇的舉辦,能夠有效解決新住民語言教學需要補足的部分,讓國內這些 11 萬多的新住民第二代可以完整學習相關語言,同時也對我們現在推動的新南向政 策,有更直接的幫助。   立委周春米總結說,無論來自哪裡,只要在台灣落地生根,就是我們的兄弟 姊妹。我們有義務張開雙臂包容理解不同文化,更要協助新住民朋友解決社會適 應與子女教育的議題,期待透過〈新住民教育巡迴論壇〉的廣泛對話,為新住民 朋友搭建教育墊腳石,讓每個新住民的才能都能成為共同推升台灣的動能。      
+ read more
上海市浦東新區婦女聯合會拜訪台灣女人連線
上海市浦東新區婦女聯合會拜訪台灣女人連線
上海市浦東新區婦女聯合會副主席陸天一等七人拜訪台灣女人連線,交流婦女議題發展、了解台灣非營利組織的運作方式等,過程中彼此都增長了見識,更了解到世界上有許多人在為女性權益而努力。          
+ read more
常務理事黃淑英擔任「台北市呼吸治療師公會會員大會暨研討會」講師
常務理事黃淑英擔任「台北市呼吸治療師公會會員大會暨...
常務理事黃淑英受邀擔任「台北市呼吸治療師公會會員大會暨研討會」講師。黃淑英以「職場中的兩性議題」為主題,從Me Too談起再介紹至台灣的現況,讓與會者了解性騷擾、性侵害及在職場中的性別問題長久以來難以改善的原因,並強調不僅當事人的沉默使這樣的問題難以被看見,第三者的冷眼旁觀也是助長這類事件發生的主因。        
+ read more
【加入我們】台灣女人連線誠徵執行秘書一名
【加入我們】台灣女人連線誠徵執行秘書一名
如果你/妳想改變性別不平等; 如果你/妳在乎健康; 如果你/妳重視國家政策對人民權益與生活的影響; 如果你/妳與我們一樣從女性及性別角度出發關心健康議題與法案政策發展; 台灣女人連線需要你/妳,共同為性別平等夢想與爭取婦女健康權益來努力!   【工作內容】 專案企畫與執行 行政管理與規劃 議題研究與發展(婦女/性別議題,以健康為主) 組織經營與聯絡   【工作條件】 時間:週一至週五,9:00~18:00 薪資:面議 勞健保:按勞基法規定   【專長、特質】 大學畢 社會學、護理、公衛相關科系畢業者尤佳 具電腦文書處理能力(Word、Excel與Power point);文筆流利者尤佳 具女性自主意識者   【應徵方式】 請將個人履歷、自傳、文字作品以email寄至本會,本會將於書面審查通過後安排面試時間。  電子信箱:twloffice555@gmail.com     聯絡窗口:陳副秘書長  電話:02-3322-1340  地址:100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102號2樓  網站:台灣女人連線官網 http://twl.ngo.org.tw/            台灣女人健康網 http://www.twh.org.tw/        
+ read more
#Me Too!打破沉默,我們就在這裡!
#Me Too!打破沉默,我們就在這裡!
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台灣展翅協會 聯合記者會   在台灣,性騷擾及性侵害雖已有專法規定,然而,性騷擾及性侵害事件仍層出不窮。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06年性侵害案件有14,217件,依據教育部統計疑似校園性騷擾案件則有4,207件。   在國際Me too 行動風起雲湧之後,在台灣日前有體操選手指控教練長期對女學生性侵害,以及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前法官對女助理性騷擾輕判事件,引發社會嘩然。然而這些只是冰山一角,在通報案件之外,仍存在著許多沈默的受害者。   受害者選擇沈默是因為害怕。首先,害怕權勢,亦即社會地位、財富、性別權力的不對等,如:主雇、師生關係,讓她們怯步。其次,怕受到二度的傷害:被親朋恥笑;被抹黑、扭曲,如:政治陰謀、感情生變所致;被揭露隱私,如:網路肉搜;或被報復,如:失去工作。再者,怕司法體系的不友善,常無法還給受害者一個公道及正義,如:在性侵的訴訟中,法官的性別概念卻仍落後不前,只考慮加害者「其情可憫」、「兩造曾為親密關係」等而對加害者輕判,未考量性侵可能造成被害人一輩子陰影的身心創傷。   記者會發言人也紛紛說出自身被性騷擾或處理之個案。黃淑英常務理事就自身被性騷擾的經驗表示,當性騷擾案件發生時,被害者常會擔心破壞原本看似和諧的表面氣氛或關係,擔心自己成為破壞氣氛者;廖蕙芳律師也從自己接觸的個案發現,就算是有責任與義務處理性騷擾案件的主管或裁判者,也常會選擇轉頭,或視而不見,這些都是助長性騷擾案件的幫兇。廖律師亦表示,日前法官性騷擾案,審判法官不但未詢問被害人,就自行判定是兩情相悅,更糟糕的是還上媒體首訪個案,等於是對被害者的二度傷害;莊喬汝律師亦呼籲,當性騷擾案件發生時,社會大眾應停止檢視被害者,而是要問加害者,為何做出違反當事人意願的行為。   車先蕙心理師就其輔導實務經驗表示:常會有人認為只是摸一摸有什麼關係?事實上一個人如果處於隨時會被侵犯的狀態,會導致自我懷疑,或常態性缺乏自信等現象,而加害者則通常不會有對不起被害者的想法,且再犯率非常高,所以我們必須加強性別教育及協助加害者改變觀念以避免他們再犯;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黃怡翎執行長表示,職場性騷擾就是因為社會漠視、加害者行為不會被懲罰,所以加害者才會有恃無恐,性騷擾案件才會層出不窮。     打破沉默,我們就在這裡! 加害者沒有被揭露,可能繼續不斷地加害於你,讓你身心俱傷,也可能加害更多其他的人,而我們也是其他人之一。但是,「Me too站出來」必須面對這許多負面的現實與壓力,這不是一個人有勇氣就可以承擔的。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監事劉嘉怡律師則提醒,不同的性騷擾狀況,依法申訴的管道有所不同,Me too 專線與支持平台都會提供諮詢,給予實質的支持及關懷是「Me too」行動關鍵的一環!   在受害者陸續挺身而出訴說遭受性暴力的經驗並主張權力的同時,我們鼓勵更多的受害者打破沉默。由社運團體、女律師、心理師等成員將成立Me too 支持網絡,設置申訴專線(02-33221350)及各專業領域組成的諮詢平台,讓受害者有支持及陪伴而能勇於站出來。     第一波支持網絡志願服務名單 黃淑英(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 黃怡翎(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 劉嘉怡(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監事、律師) 陳逸玲(台灣展翅協會秘書長) 車先蕙(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工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監事、心理師) 林綠紅(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廖蕙芳(鴻毅法律事務所、律師) 李兆環(得聲法律事務所、律師) 莊喬汝(德臻法律事務所、律師) 翁林瑋(文鼎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 王珊珊(李麗芬立委辦公室主任)   相關報導 婦團設專線 盼受害者響應#Me too打破沉默 盼更多人響應「#Me too」 婦團設專線鼓勵檢舉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