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會】打破處女膜假象 正名一起來

台灣女人連線、立法委員林淑芬辦公室 聯合記者會

打破處女膜假象 正名一起來

新聞稿

2022.03.30

人類身體的組織、器官或系統命名應是依其「功能」、「組成」或「位置」而定,但在女人身上卻不一定如此。父權社會裡女性身體會因為男尊女卑的文化而有被貶抑的名稱或意涵,如:處女膜及惡露。雖然醫學精進,我們對於女、男身體的結構、生理有更清楚的認識,但是,這些沿用許久的名稱並沒有因此改善,仍存在我們周遭,甚至在教科書和字典中。

 

這些用詞不僅名不符實,更對女人的人格、健康、生命造成諸多傷害。我們要求政府將之正名,消彌對女性的污名和歧視。

 

挾帶父權控制、無生理意義的名稱:處女膜

處女膜是一種膜狀皺褶,部分或全部閉塞陰道,位於陰道口內約1-2公分處。根據目前已知的科學發現,處女膜是陰道發育完成後的殘留,沒有生理或結構上的功能,類似於男性的乳頭。這樣沒有功能的組織卻在父權社會「處女情結」的宰制下變成「處女」或「童貞」的證據,出現了「處女膜破裂表示有性經驗,不再是處女」的迷思。

 

  • 處女膜並不是處女或童貞的標誌

正常情況下,處女膜原本就有裂縫或孔洞,並不是一層膜,有許多情形可能造成它破裂,如:陰莖或衛生棉條插入、運動或摔跤等。即使有性行為,處女膜也可能不會破裂,如:陰道開口大、陰莖小等情形。所以,處女膜的破裂與否並不能證明或反駁女性是否有無性行為。

 

處女膜和處女的關連是異性戀性交的產物。自慰過或與同性有性行為的女性,處女膜沒有破裂,是不是可視為處女?所以,以性行為的多樣態來檢視,由處女膜破裂與否來定義「處女」是沒有意義的。

 

此外,人類並不是唯一有處女膜的動物,猩猩、大象、鯨魚等動物也都有,但它們卻沒有所謂的「處女」概念。

 

可見,處女膜不是處女或童貞的標誌,它的存在並不是為了用來「驗證處女或童貞」。

 

  • 處女膜迷思造成的傷害

「處女膜」這個沒有功能的組織被附加了傳統價值,產生迷思,嚴重傷害女性的人格與健康。

 

女人擔心初夜沒落紅會被視為不純潔,這樣的壓力限制了女人的性自主及自由;女人擔心傷害處女膜,避免由陰道進入的相關檢查,導致疾病防治困難或延誤診斷,危害健康。而醫師也擔心診療時傷及處女膜可能被提告,內診間中張貼著醒目的告示:「無性經驗者,檢查時,請再一次提醒醫生」。

 

看到「非處女」的焦慮,宣稱可以修復破損處女膜的「處女膜修復術」從中而生。此手術不但收費昂貴、無法保證行性為時會落紅,還可能發生後遺症。父權社會與醫美行銷的完美交織,讓女人賠了金錢又折身。

 

此外,在我們生活中由「處女膜」破裂而引伸的「破瓜」、「破身」等貶抑女性的言語,更是不斷傷害女性人格。

 

  • 處女的概念模糊不清

其實,處女「膜」本身並不會傷害婦女,社會對「處女」的要求才是元兇。但是,什麼是處女呢?是沒有性行為?還是處女膜沒破?為什麼社會要要求女人是處女?處女衍生的社會利益是什麼?第一次性行為的社會意義又是什麼?是不是處女又如何?如果我們無法回答這些問題,那麼「處女」就是個模糊不清的概念,只為滿足父權的想像。此外,字典裡有「處女」一詞,卻沒有「處男」,道盡傳統社會對女性的歧視與壓抑。用它來命名陰道口的薄膜是不當的。

 

醜化貶低女性身體價值:惡露

「惡露」是指女人產後由陰道排出的分泌物,包括:剝落的子宮內膜蛻膜層、胎膜、胎盤組織、血等。這些曾經呵護胎兒成長的物質,在產後被視為污物,命名為「惡露」,是對女性身體的污名及歧視。

 

我們的訴求

身體部位的命名不應該連結「道德」或「價值」。「處女膜」及「惡露」既名不符實,又有歧視的意涵,傷害婦女,應該要正名。

 

台灣於2012年開始實施「消除對女性一切形式歧視施行法」,我們應該更進一步檢視這些潛藏於文化中持續傷害女性的概念,除了打破迷思更要在教育上導正視聽,努力達到實質的性別平等。

 

綜上所述,我們提出下列要求:

一、請衛生福利部研議適當的名稱取代「處女膜」及「惡露」。

二、請教育部將字典及醫學教科書中的用詞隨著衛生福利部的正名而順修,並在教學中澄清相關迷思,導正視聽。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