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的自私,四個女人的傷痛

昨日,媒體報導「少女狠心殺3歲妹」之事件,少女是因為忌妒妹妹分走了父母的愛,所以痛下毒手,甚而以「雙重性格」及精神狀況形容少女,將此一事件歸責於「少女個人問題」,全然忽略父親外遇的事實和這齣悲劇的關聯。

 

 每當發生社會事故時,媒體輿論就會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來診斷事件。不論是棄嬰或幼兒被虐致死,一致譴責媽媽狠心、不負責任,沒有人質問孩子父親的角色,更沒有人檢討性/別教育的落實或者是社會支持的系統有沒有功能。這次的事件也一樣,父親在丟下了「他是忌妒妹妹」、「我也很無奈」的話語為這段悲劇下了最不負責任的結語,而媒體也以採訪「專家」的看法,大肆報導「如何開導小孩因應這樣的家庭處遇」。

 

 「少女殺妹」事件牽扯的不是只有一個加害者與一個受害者,而是一個男人的自私,造成了四個女人一生的悲劇。少女的母親面對先生的背叛,還得為了顧全家庭和諧,接受二女共伺一夫及外遇所生之小孩的忍辱及傷痛,而社會還在傷口上灑鹽,讚美她寬容大量;外面的女人可能為了顧及小孩的權益及不被污名為私生子,只好忍受不能撫養自己孩子的辛酸,而她最終還是失去了幼小的女兒;一個乖巧、顧家、方要展翅飛翔的少女因為父親的外遇讓她的生活整個變調,且每天目睹母親「寬宏大量的假象」,所產生的那種無法排解的情緒,最後成了殺人兇手;一位天真無邪、尚不知世事的小女孩就在這種混亂的家庭環境,失去了她的生命。

 

 

要避免這種讓人遺憾、震驚的社會事件再度發生,我們應該要深刻的檢討,這是一個「男人外遇」的事件,因為外遇而影響家庭的作息,造成家人的心理失衡,而不應將之窄化為「嫉妒殺妹」事件,只在家人應如何配合男人的外遇來調適情緒上作文章。如果社會繼續將事件「淺層化」、「個人化」,不思改進與檢討社會結構與扭曲的價值,類似的憾事將會不斷上演。

 

 

(本文刊登於2014711日自由時報廣場,此篇為文章全文)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